2025年4月10日下午,土木与建筑学院特邀北方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规划师、正高级工程师郜鹏来校开展学术讲座,主题为《城市发展新型路径探索与实践——从海绵城市、城市双修到城市更新》。讲座由城乡规划系主任张圆圆主持,学院师生积极参与,现场学术氛围浓厚。

讲座专家
专家首先对当前城市发展的复杂背景进行深度剖析。他指出,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自然生态系统承载力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矛盾日益突出,传统依赖硬质化基础设施的发展模式导致雨水径流量激增、洪涝频发、水体污染加剧,城市水系统韧性面临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下,海绵城市、城市双修和城市更新成为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专家强调,海绵城市并非简单的“吸水海绵”,而是通过“渗、滞、蓄、净、用、排”六位一体的技术体系,构建自然积存、渗透、净化的城市水循环系统,提升城市应对雨水灾害的“弹性”。他结合典型案例,分析了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关键问题,指出其核心理念是实现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城市双修聚焦生态修复与城市修补,旨在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补足基础设施短板、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专家通过实际项目经验,阐释了如何通过生态修复重塑城市绿色基底,通过功能修补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从而实现生态与功能的协同发展。在城市更新部分,专家提出城市更新不仅是空间形态的优化,更是生态、社会、经济等多维度的协同升级。他呼吁通过政策引导、技术创新和公众参与,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构建“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让城市成为会“呼吸”的有机生命体。

讲座现场

专家与老师合影
讲座中不仅为我们清晰地揭示了传统城市规划设计存在的诸多局限,还结合实际案例,深入讲解了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需要着重关注的问题。在讲座接近尾声时,专家将探讨的视角延伸至城市更新领域,他强调,城市更新绝非仅仅是空间形态上的优化调整,而是生态、社会、经济等多个维度的协同升级。强调未来我们需要依靠政策的有效引导、技术的持续创新以及公众的广泛参与,共同构建“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让城市真正成为会“呼吸”的有机生命体。
本次讲座为学院师生提供了前沿的学术视角和实践经验,进一步拓宽了城乡规划专业的研究思路,对推动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专家简介:郜鹏,北方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规划师,正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国家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河北省百名军工核心人才,兼任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河北科技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硕士研究生校外导师。主持完成各类生态与规划项目百余项,获省部级奖项29项,负责或主要参与省级科研课题5项,发表论文10余篇(含SCI 1篇、中文核心3篇),参编著作多部,获专利7项,其研究以生态技术为核心,涵盖风景廊道、城市规划、园林景观、产业园区等领域,致力于构建低碳、可持续的人居环境。
终审: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