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4-9日为期6天的建筑基础认知实习,由建筑与设计学院建筑学系系主任齐成龙、骨干教师赵一鸣、姜北荣、温腾飞带领2022级建筑学专业本科生共计130人赴重庆、成都开展建筑基础认知实习活动。
建筑基础认知实习是建筑学专业必修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理论联系实际、增长实践知识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之一。通过实地参观,使我们通过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各类型建筑进行考查了解历史、人文、建筑的基本知识,建立起初步的工程意识,激发学生对建筑学专业后续课程的求知欲,为学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奠定感性认识的基础,更为将来从事建筑设计行业打下实践基础。
本次实习第一站罗中立美术馆–中国三峡博物馆–洪崖洞
罗中立美术馆位于四川美术学院大学城校区内,由知名艺术家罗中立、郝大鹏等设计建造,外墙由碎瓷片拼成了色彩斑斓的图案,绚丽又先锋,非常地醒目。美术馆内部展示了罗中立各个时期的作品,另外还有部分美院学生的作品展示。在这里同学们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领略了建筑的美丽,也理解了当代艺术与现代建筑的关系。
中国三峡博物馆,是我国著名的国家级博物馆,是以中国古建筑风格为主题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建筑主体长157.3米,宽98.085米,高32米,总建筑面积为4万多平方米,博物馆整体呈一个大弧线形状,是一个传统的水坝形状。整个陈列展览由4个基本陈列、6个专题陈列、1个360度全周电影、1个半景画陈列、1个观众实践中心和3个临时展览构成。这座博物馆设计独特,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展示了三峡地区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的人文资源。
通过参观博物馆,同学们被该博物馆建筑深深震撼,深感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了爱国情怀,增加了自己的见识。
洪崖洞,洪崖洞民俗风貌区长约50米,总占地面积3.15万平方米,分为纸盐河精品古玩街、天成巷百业工坊老街、洪崖洞巴渝民俗美食街、洪崖洞异域美食街。这里的建筑不仅保留了巴渝地区传统的建筑特色,如坡屋顶、吊脚楼等,还融入了现代化的设计元素,给人一种时空交错的感觉。每一栋建筑都经过精心的设计和施工,无论是外观还是内部的结构都充满了艺术感。同学们其独特的建筑风格所吸引,还注意到了洪崖洞的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同学们启发颇深。
第二站渣滓洞–磁器口古镇–鹅岭贰厂文化创意园
重庆渣滓洞,位于歌乐山麓。渣滓洞三面环山,一面临沟,地势十分险峻而且非常隐蔽。渣滓洞最初因煤渣众多而得名,面积达到4200平方米。1943军统霸占渣滓洞煤窑,并将其改设为监狱。来到渣滓洞同学们每个人都面色凝重,想着当年监狱的恐怖气氛、感受着革命者宁死不屈的坚强革命精神。同学们深切感受到了革命者的不屈精神,英勇无畏,想到了作为大学生应该有的素养和奋斗精神。
磁器口古镇,磁器口古镇,原名龙隐镇,为重庆"新巴渝十二景",巴渝民俗文化旅游圈。磁器口古镇位于沙坪坝区东北部嘉陵江畔。拥有"一江两溪三山四街"的独特地貌,形成天然良港,是嘉陵江边重要的水陆码头。磁器口古镇总面积32.5万平方米,其中保存完好的古镇核心区14.3万平方米,分布于马鞍山东侧和东南侧。磁器口古镇,曾经"白日里千人拱手,入夜后万盏明灯"繁盛一时。巴渝文化、宗教文化、沙磁文化、红岩文化和民间文化,各具特色。在参观期间同学们对磁器口的空间利用、商业街区营造印象深刻。
鹅岭贰厂文化创意园位于重庆市渝中区鹅岭正街1号,总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是一个融合当代在地文化、创新商业、沉浸式旅游、社区活化等要素的智慧型城市微更新项目。在参观过程中同学们对该创意园的空间设计感到惊叹,公园将原有的老厂房保留了下来,并进行了巧妙的改造,厂房的外墙仍然保留着当年的痕迹,砖石的质感带来了浓郁的历史感。而在内部,各式各样的创意装饰让人眼前一亮,墙上的涂鸦、装置艺术品和时尚摆设,都展现出独特的审美观,给同学们无限的遐想空间,同时,鹅岭二厂融入了现代的设计元素,打造出多样化的活动场所和休闲区域,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通过参观同学们城市更新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第三站为成都博物馆–宽窄巷子–锦里古街。
成都博物馆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是一座主要以收藏文物和展览历史文化为主的大型现代博物馆。这座博物馆不仅拥有丰富的文物收藏,还因其极具设计感的建筑而备受瞩目。其建筑采用了现代化的设计理念,根据四川地形特点而设计,巧妙地运用了各种天然材料,创造出一个既高科技又舒适的空间。同学们在这里感受到一种特有的艺术氛围,感受到当代建筑的魅力,使所有同学和文物之间建立了更深层次的沟通。
宽窄巷子,是成都市三大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由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三条平行排列的城市老式街道及其之间的四合院群落组成,其建筑风格兼具川西民居与北方四合院的特点。而在改造后延续了清代川西民居风格,街道在形制上属于北方胡同街巷。沿街传统特色立面保存基本完好,其中以院门的形式最为丰富。每家每户的大门呈现出不同风格、不同材料、不同朝向、不同尺度,有屋宇式、石库门等。加上黑灰墙与小青瓦做的窗花,整个街道的主调呈现出清代的特征。
传说中锦里曾是西蜀历史上最古老、最具有商业气息的街道之一,早在秦汉、三国时期便闻名全国。它也被称为成都版清明上河图——“锦里”,是感受浪漫休闲的精神驿站,是体验三国文化与成都民俗的魅力街区。今天的锦里依托成都武侯祠,以秦汉、三国精神为灵魂,明、清风貌作外表,川西民风、民俗作内容,扩大了三国文化的外延。
通过这次成都古街考察,同学们近距离、多角度地感受到了成都古街建筑的特色和魅力,接受了大量新的视点和感触,开阔了眼界,收益匪浅,明白了艺术要多思多想,要深入生活,体验生活,不断从身边提取艺术元素。
第四站为三星堆博物馆–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太古里
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展陈面积22000m²,建筑设计秉承“馆园结合”理念,主体建筑寓意“堆列三星,古蜀之眼”,基本陈列以“三星堆:沉睡数千年 一醒惊天下”为题,分设“世纪逐梦”、“巍然王都”、“天地人神”三大展区,共展出三星堆遗址出土的珍贵文物1500余件(套)。细看之下,整个新馆建筑外立面分布的“青铜遮阳板”别出心裁,极富表现力,这一设计灵感来自三星堆最著名的文物IP——青铜器上的“眼睛”。而作为建筑的“眼睛”,它们望向遗址方向,使人产生时空交错之感。走进馆内,同学们对建筑内部设计所惊叹覆土设计的仿土壤肌理的墙壁,粗粝的质感兼具着未来感;大厅中部宏大的螺旋坡道场景,应和着老馆朝向天空的“天眼”,而新馆的“地眼”,是朝向地下十米的最深处旋转。同学们在参观博物馆后,强烈的体验到文化震撼感与时空穿越感。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该设计围绕四个露天圆形庭院进行组织,这些庭院作为熊的户外游乐场,同时提供与自然的持续联系。旨在教育、娱乐和启发来自中国和世界各地的不同观众,熊猫馆带来独特的文化体验,融合了科学、教育、艺术和娱乐。展馆立面采用木纹铝翅片的垂直铰接,反映了周围竹林的垂直节奏。这些建筑分为三个区域;开放式、半开放式和全空调区域。大约55%的建筑面积采用自然通风,以降低能源消耗和碳足迹,从而有助于塑造一系列环保呼吸建筑。
最后同学们考察了太古里,坐落位于春熙路,尽享优越交通和人流优势,比邻的千年古刹大慈寺更为其增添独特的历史和文化韵味。该项目是太古地产和远洋地产携手发展的开放式、低密度的街区形态购物中心。项目位于成都锦江区大慈寺路以南、纱帽街以东,毗邻历史悠久的大慈寺,与“中国十大步行街”之一的春熙路步行街接壤,其所处区位可谓市中心“核心区中的核心区”,地理位路非常优越。通过对太古里的考察,同学们了解了川西建筑特色,色彩,材质,肌理,文化,细节等。
通过本次为期一周的建筑基础认知实习活动,同学们亲身体会和学习大师们的建筑设计手法,了解已学建筑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是如何运用和实现的。对建筑建立一定的感性认识,使同学们明确自己的专业范围,为以后的专业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