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党建思政

入党指南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思政 >> 入党指南 >> 正文

杨俊:深刻理解习近平关于党的历史主题的重要论断

发布日期:2022-01-30    作者:建筑学院办公室     点击:

2021 年7 月1 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七一”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明确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以这一主题概括党在百年奋斗中取得的伟大成就,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发出“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号召。习近平“七一”重要讲话中关于党的历史主题的深刻论断,是对他在2010 年7 月22 日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上提出党的历史的主题主线是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而奋斗这一重要论断的发展,为正确认识和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历史,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创造新的历史伟业,提供了基本遵循,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

一、学习和总结好党的历史,必须深刻把握党的历史主题

深刻认识和把握历史主题的问题,首先要有科学的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关于如何认识历史科学、如何认识人类社会的论述,为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主题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南。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 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历史“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这种“起着作用的力量”,需要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寻找,“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的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它内在地决定了这一历史时期带有根本性的历史任务,即一定的“历史主题”。也就是说,历史主题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由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所根本决定的,在一定历史阶段必须推进和完成的带有根本性的历史任务。

历史主题是客观的、实践的,也是具体的、历史的,“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历史实践主体在历史实践中能够发挥多大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历史主题的认识状况。只有把握住了历史主题,历史实践主体才能更好地推进或完成历史所要求必须解决的根本任务,他们的历史实践在事实上才会起到推进历史进步的作用。但是,要准确把握历史主题并不容易。历史虽然是“一个总的结果”,但却“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历史由此在不同的情况下呈现出复杂多样的面貌和特点,展现为“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只有坚持唯物史观,从错综复杂的各种关系和各类因素的相互作用中寻找出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本质性的联系,才能更好地认识历史主题,为科学认识历史的发展提供重要指导。

历史细节浩如烟海,历史现象纷繁复杂。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充满着苦难和辉煌、曲折和胜利、付出和收获。在党的百年奋斗中,发生了一些重大的历史转折,发生了若干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和特征。要正确认识党的历史,从种种看起来纷繁复杂、浩如烟海的现象中发现历史的本质和规律性,就必须牢牢把握整个党的历史的主题,牢牢把握党究竟是为了什么样的根本目标和主要任务而奋斗的重要问题,这也就是习近平所反复强调的“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党的基本理论问题和基本实践问题,诸如近代中国为什么会产生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什么性质的党?党的宗旨和奋斗目标是什么?党与中华民族、中国人民是什么关系,这些关系在历史上是如何发生的、如何形成的?中国共产党要把中华民族、中国人民引向何方?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做了哪些大事,取得了哪些伟大成就,它们是如何影响中国发展前途和世界历史进程的?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如何看待党的历史中的曲折和失误?等等,都与这个根本问题有关,都是由此而产生,由此而引发。党的历史面貌是丰富多样的,但党的历史主题是一以贯之的。党的历史主题是个“纲”,是研究党的历史的指导性的线索和一把钥匙,对于我们深入理解党的指导思想、性质宗旨和路线方针政策,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正确认识党的历史是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等,都是至关重要的。

二、深刻把握党的历史主题的丰富内涵

根据习近平关于党的历史主题的重要论断和相关论述,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犹如一根红线,贯穿党的百年历史始终。党始终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并为此不懈奋斗、作出伟大历史贡献。

其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主题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夙愿。

“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实践本质上是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和价值追求而进行的活动。习近平反复强调:“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就是要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国家强盛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这一目标和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夙愿息息相关。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以农耕文明为主干的古老中华文明曾长期领先于世界,在文化、军事、政治、经济、科技等诸方面有着突出成就,独树一帜的灿烂文化代代相传,塑造了中国人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自信心。然而,自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遭受前所未有的民族劫难和文明危机,中国人民遭遇前所未有的苦难折磨。只有创造过辉煌的民族,才懂得复兴的意义;只有经历过苦难的民族,才对复兴有如此深切的渴望。习近平多次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夙愿。”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千辛万苦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然而,“就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时代说来,就需要一个如共产党这样的革命党。如果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革命党,人民要想推翻敌人的压迫,简直是不可能的”。历史证明,直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中华民族才终于迎来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曙光。对于近代以来所有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运动,习近平是这样概括它们之间的共性的:“伫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有一组浮雕,表现的是 1840年鸦片战争到 1949年中国革命胜利的全景图。我们一方面缅怀先烈,一方面沿着先烈的足迹向前走。我们提出中国梦,它的最大公约数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就是说,我们党的奋斗的历史主题是在中国近代以来社会矛盾发展变化的内在需要中产生,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夙愿。

其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主题体现了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对初心使命的坚守。

面对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境地,作为“自觉地认定自己是人民群众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完成特定的历史任务的一种工具”的先进政党,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并一以贯之体现到党的全部奋斗之中。

正如习近平指出的:“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100年来,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坚定前行。在 100年奋斗过程中,我们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为崇高理想奋斗和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完成党的各项工作和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与人民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盐同咸、无盐同淡。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能够始终不忘初心使命,坚守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历史主题,才使广大人民群众甘心情愿和我们党一起奋斗,从而赢得了无穷无尽的力量。

其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主题指明了百年党史是在同一个主题下进行接续奋斗的历史过程。

党的全部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创造性实践,“是一项救国、兴国、强国,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完整事业”。循着这一内在逻辑,可以使我们进一步深刻认识到党的历史上重大事件的本质及各事件之间的深刻联系。

历史的进程在量变中积累,历史的阶段由质变而划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逐步确立并巩固了我们国家的国体、政体、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和各方面的重要制度,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这些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同时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使我国初步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惊天动地的发展奇迹,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这些充分说明,尽管党的历史在不同的时间段有不同的主要内容,但是它们不是孤立的,而是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主题统领起来的,是一个接续奋斗的历史过程。

其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主题反映出百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探索的重要指向。

近代以来,在旧式的农民战争走到尽头,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屡屡碰壁,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和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纷纷破产的情况下,“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历史证明,没有一个以科学理论指导的革命运动,是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华民族悲惨命运的。毛泽东就此指出:“谢谢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他们给了我们以武器,这武器不是机关枪,而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则是拿起这个武器的倡导者、宣传者和组织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一经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

100年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相统一,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飞跃的三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些思想都有着鲜明的指向,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毛泽东思想不仅对我们党革命战争年代积累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而且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一系列重要原则,指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巨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政治保证,祖国统一、外交和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的成就都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引下取得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进行了回答,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这每一个成果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解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面临的重大课题的实践中不断形成的。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又不断孕育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我们党的历史,是一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也是一部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和改造中国的历史。”

三、在新征程上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推向前进

今天,党领导人民经过长期奋斗,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这一伟大目标。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前进道路上不会是一片坦途,必然会遇见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我们必须深刻把握党的历史主题,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稳步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其一,在新征程上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向前进,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永葆党的政治本色。

习近平强调:“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也不可能具有今天这样的国际地位。”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历史的必然背后有其“历史所以然”。历史和人民之所以选择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说在于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于党为人民谋利益的宗旨和目标,在于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能力,而我们党能够做到这一切的关键是我们党善于加强自身建设,勇于进行自我革命。

习近平指出:“当前,同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军的伟大社会革命相比,党的自身建设上还存在一些不匹配、不适应的地方,一些弱化党的先进性、损害党的纯洁性的问题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和破坏性,特别是党风廉政上的一些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稍不注意就会反弹回潮、前功尽弃。”这就要求全党必须始终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不放松,在推动社会革命的同时勇于进行伟大的自我革命。在党的政治建设方面,要确保党的集中统一,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党的思想建设方面,要坚持不懈加强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性质宗旨,强化党性修养;在党的组织建设方面,要健全党的组织体系,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在党的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方面,要坚持不懈整治“四风”,抓紧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干部不担当不作为、侵害群众利益等突出问题,持续保持反腐高压态势,铲除寄生在党的肌体上的毒瘤,永葆党的肌体健康。此外,还要继续加强党的制度建设,为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等提供制度保证。

其二,在新征程上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向前进,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一个政党要站在时代前列,领导人民前进,一刻也离不开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正如毛泽东所形容的:“我们眼力不够,应该借助于望远镜和显微镜,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就是政治上军事上的望远镜和显微镜。”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肩负起了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完成了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所不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我们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奋斗的百年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行”。

正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强调的,理论不能脱离历史的客观进程而存在。对待马克思主义,一定要坚持发展的观点,以我国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科学总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经验教训,根据时代和实践发展变化,以崭新的内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新征程上推进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必须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理解和把握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深刻理解和把握贯穿在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其三,在新征程上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向前进,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立足点,更是党的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党带领人民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主题进行的艰苦奋斗和艰辛探索中走出来,不仅使我们国家快速发展起来,使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起来,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而且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为人类社会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十分不易。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历史进程中,我们要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做到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不断书写新的辉煌篇章。

其四,在新征程上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向前进,要进一步发扬党在百年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

伟大的事业需要有伟大精神的支撑。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百年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包括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照金精神、东北抗联精神、南泥湾精神、太行精神(吕梁精神)、大别山精神、沂蒙精神、老区精神、张思德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红旗渠精神、北大荒精神、塞罕坝精神、“两路”精神、老西藏精神(孔繁森精神)、西迁精神、王杰精神;改革开放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青藏铁路精神、女排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三牛”精神、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丝路精神等在内的一系列伟大精神。这些宝贵精神财富一起构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它们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深深融入我们党的血脉之中,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的基因密码,“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

当今中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并加速演变,我国既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在这个时候,我们决不能丢掉革命加拼命的精神,决不能丢掉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决不能丢掉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勇气。要用党在百年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滋养自己、激励自己,更好地鼓舞激励党员干部群众弘扬光荣革命传统、赓续红色血脉,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起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深刻指出:“党的百年奋斗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中国“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今天,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这是对我们党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主题进行百年奋斗所取得的重大成就的高度概括。我们要深刻理解习近平关于党的历史主题的重要论断和相关论述,坚定历史自信,把握历史规律和历史方向,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从而进一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